“我今天已經工作了十九個小時,實在是手都抬不起來了……”“今天就吃了一頓飯,剛剛放下手里的工作才發現自己已經餓到沒有感覺了。”這是10月24日凌晨一點半,李融和李穎完成工作任務后說的第一句話。
10月23日,因疫情防控需要,應城市人民醫院承接了我市學校、社區居民、機關單位等人員的核酸檢測任務。檢測量激增,平時一天1500管,大約檢測1萬多人,現在每天高達9016管(包含單檢和混檢),計6萬5千多人。檢驗科核酸檢測室工作人員顧不上連日加班的疲勞。從早上七點進入PCR實驗室開始工作,特別是李融、李穎兩人從當天七點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一點半,才在同事的勸說中離開工作崗位。這樣的長時間工作并不是個例,檢驗科副主任張勁草這段時間每天都是早上五點才下班。
一份標本從采樣到出結果要經過標本采集、標本轉運、標本簽收及錄入、提取核酸、配制試劑、加樣、上機擴增檢測、報告結果等20多個環節。在核酸檢測過程中,有不少環節只能手工操作,必須全神貫注,小心翼翼,防止實驗室交叉污染。這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,必須在封閉、負壓的標準PCR實驗室內完成,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工作時間至少是8個小時或者更長。無論有多么辛苦,面對每天堆積如山的標本,核酸檢測人都會堅持做完最后一個,審核好最后一份報告,消毒、整理好實驗室。
檢驗人在平凡的實驗室崗位上,面對未知的危險,站在緊挨病毒的地方負重前行,他們頭上可能沒有耀眼的光芒,卻在質樸的行醫路上留下了堅實的腳印。這是醫者的本分,更是榮光。(宣教科 華瀟萌 檢驗科 祝雨婷)